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5:01:55  浏览:93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随着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单位和个人相互选择的余地逐步扩大,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已成为人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法规、政策,妥善保管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创造人员合理流动的社会条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要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人事档案管理适应人员合理流动的要求。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应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统一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等机构负责。其它机构不得承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任何人不得私自保管他人或本人档案。
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包括:辞职或辞退人员的档案;外商投资企业中方人员的档案;外国企业驻华代表机构中国雇员的档案;乡镇企业、民办科研机构、私人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不包分配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档案;其他流动
人员的档案。
四、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的保密制度,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档案的查阅、借用和转递应遵守有关规定;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归档工作必须按照规定做好;任何部门、单位不得随意涂改、撤换、销毁档案材料。
五、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需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且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党员干部。
六、擅自承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非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应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新的承接工作,并在三个月内将现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移交给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等机构。各级党委组织部门、
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对移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988年12月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


湘潭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已经2008年8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余爱国
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湘潭市人民政府
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7〕33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八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省政府令第228号),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全面清理了市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经严格审核和论证,市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和调整22项行政许可项目,其中,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14项,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8项;同意对8项由新颁布实施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予以备案。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对照所附目录,及时调整行政许可目录,并重新向社会公示;认真做好取消和调整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后续监管;依法对行政许可权进行监督制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创新许可方式,不断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本决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湘潭市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14项)
2.湘潭市人民政府同意备案新增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8项)
3.湘潭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8项)



湘潭市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14项)



序号
法定主体
承办单位
项 目 名 称
备 注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公安消防部门
同级消防支(大)队、文管处(所)
在古建筑内设置生产用火审批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公安消防部门
同级消防支(大)队、文管处(所)
在古建筑内安装电器设备审批


3
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支队
市区户口迁移审批
调整为日常管理项目。

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同级文管处(所)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借用馆藏文物备案
调整为日常管理项目。

5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同级卫生局
医疗广告证明审核
审批权限上收省,市本级无此权限。

6
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
核发单采血浆站许可证初审
审批权限上收省,市本级无此权限。

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供销部门
同级安监局、供销社
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核发
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区

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
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审批


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单位和人员资格认定
审批权限上收省,市本级无此权限。

1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许可
审批权限上收省,市本级无此权限。

11
工商总局授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市工商局
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核准
审批权限上收省,市本级无此权限。

12
市、县级税务机关
同级国税局、地税局
发票领购资格审核


13
市、县级税务机关
同级国税局、地税局
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使用税控装置审批)


14
国家外汇局各分支局
国家外汇局湘潭市中心支局
银行为编码重复的没有身份证的居民个人办理售汇业务核准






湘潭市人民政府同意备案新增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8项)

序号
项目名称
法定主体
承办单位
新增依据
备注

1
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许可
同级公安机关
同级公安机关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5号)


2
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核发
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3
放射诊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同级卫生局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


4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
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原下放县(市)区,现收归市局办理。

5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
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原下放县(市)区,现收归市局办理。

6
改变县级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审核
市文化局
市文物处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7
因建设工程特殊需要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审核
市文化局
市文物处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8
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电影电视拍摄审批
市文化局
市文物处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湘潭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8项)

调整项目名称的行政许可项目(2项)

序号
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调整后名称
备 注

1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市区爆破作业审批
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许可


2
市商务局
核发酒类批发许可证初审
酒类批发许可证核发


调整实施主体的行政许可项目(2项)

序号
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调整管理实施机关
备 注

1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
市建设局


2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
市建设局


合并的行政许可项目(4项)

序号
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调整名称
备 注

1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局
出让土地使用权及续期许可
土地使用权出让许可


2
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许可

3
规划局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含临时构建筑物)


4
城市规划区内临时建设许可



贵州省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1990年5月12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
第三章 职业危害的防治
第四章 健康监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职工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从事工业(包括矿业)生产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原则上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工业企业应改善劳动卫生条件,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职业危害,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劳动能力有害的各种因素,包括粉尘、毒物、噪声、震动、高频磁场、微波、激光、高温、高湿、烟雾、放射性物质以及其他条件恶劣的劳动环境等。
第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

第二章 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
第六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第七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指预防和处理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 工会组织应当协助企业领导教育职工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卫生防护制度,并负责组织职工对本单位劳动卫生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其他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负责本系统的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工业企业单位的上级主管行政部门负责本系统劳动卫生的行政管理。
第十一条 县以上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必须承担本行政区域的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测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一)对工业企业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劳动卫生监测管理;
(二)对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业务管理,组织职业病诊断和治疗,鉴定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
(三)对工业企业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专业人员;
(四)处理有关工业企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劳动卫生监督员,劳动卫生监督员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并发给资格证书。劳动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有权向企业了解有关劳动卫生情况,企业应给予协助和支持。劳动卫生监督员的职责是:
(一)对工业企业劳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
(二)监督工业企业对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及时处理;
(三)对违反本条例的工业企业,根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决定,提出处罚意见;
(四)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职业危害的防治
第十三条 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应制定本行业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工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对本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第十四条 现有职业危害的工业企业,必须制订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限期达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已设置的各种防止职业危害的设施,应当有专人管理,维持良好运行状态,不得任意拆除。
第十五条 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其工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工程项目设计审查时,应有同级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参加;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擅自施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应有同级劳动卫生行政部
门参加;验收不合格者,不得投产。
计划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在编制和审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和《技术改造项目任务书》时,必须安排建设项目中劳动卫生防护设施的投资。
第十六条 工业企业生产或使用新的有害物质,以及转换产品生产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报经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方能投产。
第十七条 工业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或税后留利、利润留成中提取一定经费用于改善劳动卫生条件和职业病防治。
第十八条 工业企业对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和其它各种有害因素的作业点,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定期监测,并将测定结果连同处理意见报送当地劳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 严禁工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转嫁、扩散尘毒危害。对外发包有尘毒危害的生产或加工,必须由原单位负责采取有效的劳动卫生防护措施。

第四章 健康监护
第二十条 工业企业对新参加和正在从事、以及从事过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行署、自治州、省辖市以上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定期进行职业性体检。工业企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工业企业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在上岗以前,必须进行有关劳动卫生防护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二十一条 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当按国家有关职业病的处理原则,调离原工种,安排治疗或疗养,并按规定给予劳动保护待遇。
第二十二条 工业企业必须按职业病报告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报告职业病发病情况,并建立劳动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档案。
第二十三条 工业企业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治疗中毒病人,控制毒害继续扩散;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派劳动卫生监督员到事故现场,监督抢救、治疗;调查事故原因与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
企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二十四条 工业企业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得安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可通过母体危害胎儿、乳儿的有毒有害作业。
第二十五条 工业企业应当按规定发给职工合格的劳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以钱代物。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企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情节给予以下处罚:
(一)警告并限期改进;
(二)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下同);
(三)报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令停产改进。
第二十七条 罚款在五千元以下的,由县级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报上一级劳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罚款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由行署、自治州、省辖市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报省级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罚款一万元以上的,由省级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罚款一律
上交同级财政,用于改善企业劳动卫生条件。
第二十八条 凡违反本条例受处罚的企业,应视情节轻重,对其负责人或直接责任者处以二百元以上罚款,并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对造成人体损伤或发生中毒事故的,由直接责任的生产企业或个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受罚企业和个人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处罚机关的上一级申请复议,但对处罚机关关于控制职业危害的决定,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执行。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
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劳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劳动卫生监督、监测人员必须依法办事,凡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情节轻微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贵州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有关单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的问题,由贵州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0年7月1日起施行。



1990年5月12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