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6 10:40:36  浏览:86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新闻出版署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新闻出版署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出版社出版图书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了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图书质量,鼓励多出好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图书出版过程质量分级
第二条 图书质量范围,包括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图书出版格式。为了便于管理,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内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校对合并为编校项。
第三条 图书出版过程质量分4级: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第四条 内容质量分级
1、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或文化积累价值的,为优质品。
2、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或文化积累价值的,为良好品。
3、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使用、参考价值的,为合格品。
4、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没有价值,或内容有害,或按照国家规定应予取缔的,为不合格品。
第五条 编校质量分级
1、无严重文字错误,差错率在八万分之一至四万分之一的,为优质品。 2、有一至二处严重文字错误,差错率在四万分之一至二万分之一的,为良好品。
3、有三处以上五处以下(包括五处)严重文字错误,或差错率在二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为合格品。
4、有六处以上(包括六处)严重文字错误,或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的,为不合格品。
5、文字错误计算
(1)文字、公式、标点、符号、数据、计量、图表等方面,因差错或遗漏造成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技术性错误,影响使用的,为严重错误。
(2)文字、公式、标点、符号、数据、计量、图表等方面存在差错或遗漏,但不影响使用的,为一般性差错。一般性差错以万字计算差错率。
(3)同一文字、公式、标点、符号、数据、计量、图表的差错在同一册书中重复出现的,五处折合一个差错计算。
(4)图书中外文字母大写小写的差错,在同一书中重复出现的,以一个差错计算。
第六条 装帧设计质量分级
1、封面、扉页、封底、插图等恰当反映本书内容,格调健康,构图合理,风格独创,文字无差错;全书版式规范统一,字型、字号、序号合理,为优质品。
2、封面、扉页、封底、插图等比较恰当反映本书内容,格调健康;全书版式大体上统一、规范的,为良好品。
3、封面、扉页、封底、插图画面格调一般;版式一般的,为合格品。
4、封面、扉页、封底、插图等画面不健康,文字有错误,均为不合格品。
第七条 印刷质量分级
1、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新闻出版署已经发布《书刊印刷标准》。按此标准对图书印前处理、印刷和印后加工进行质量分级。
2、图书印刷质量依据《书刊印刷标准》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级方法》分为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1)优质品:产品质量全面达到优质品标准。
(2)良好品:产品质量某一项或两项存在细小疵点,其他各项均达优质品标准。
(3)合格品:产品质量全面达到合格品标准。
(4)不合格品:产品质量有严重缺陷,达不到合格品标准。
3、具体内容见《书刊印刷标准》。
第八条 图书出版格式质量分级
1、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新闻出版署已经发布使用《中国标准书号》和《图书书名页》标准。按上述两项标准对图书出版格式进行质量分级。
2、图书出版格式依据《中国标准书号》和《图书书名页》标准分为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1)优质品:产品质量全面、正确使用国际标准。
(2)良好品:某一项存在错误、遗漏,其他各项均达国际标准。
(3)合格品:有二至三项存在错误、遗漏,其他各项均达到标准。
(4)不合格品:书号、正书名存在错误、遗漏,或其他各项有四项以上出现错误、遗漏。
3、具体内容见《中国标准书号》和《图书书名页》标准。

第三章 图书成品质量分级
第九条 图书成品质量分为4级:优质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国家重要法律、文献,以及其他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图书,其编校、装帧设计和印刷的质量标准另行规定,图书成品不在此质量分级之列。
第十条 优质品: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和图书出版格式5项均为优质品。
第十一条 良好品: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和图书出版格式为良好品或部分项目为优质品。
第十二条 合格品: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和图书出版格式均为合格品或部分项目为优质品、良好品。
第十三条 内容为不合格品,或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和图书出版格式4项中有一项为不合格品又不能做技术处理的,均为不合格品。

第四章 图书质量检查管理机构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和出版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健全质量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托有关处室,聘请一些老同志,做好图书质量检查工作。建议中央级出版社的主管单位,明确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图书质量工作。
第十五条 出版社要加强全面质量和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起来,在图书出版的每个环节上都要保证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力争图书成品的高质量。每个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质量检查管理,出版社要成立总编辑主持的图书质量检查管理的专门机构。

第五章 图书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社主管单位和出版社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本规定的细则。各地区、各出版社要针对本地区、本社图书质量突出问题和读者要求,确定提高图书质量的奋斗目标,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图书质量
有明显改观。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社主管单位要建立经常性检查制度并负责图书质量检查工作。出版社内部各部门要定期自查、互查图书质量。质量检查的重点是各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地方出版社自查结果报当地新闻出版局。中央级出版社自查结果报主
管单位。地方新闻出版局和中央级出版社主管单位,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0日分两次将图书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新闻出版署。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负责处理辖区内出版社图书质量问题,如发生争议,报新闻出版署裁决。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九条 图书质量必须达到成品质量合格品以上才能参加图书评奖。
第二十条 出版社全年出书均为合格品,其中20%以上为优质品,出版社和主要领导人方可进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
第二十一条 对于注意提高图书质量的出版社和质量好的图书,应给予宣传和表扬。
第二十二条 不合格品图书流入市场,经检查发现后,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出版社或印刷厂处罚。处罚包括:批评、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由于印刷、装订所造成的质量问题,读者、书店向出版社退货或索赔,其经济损失由有关印刷厂、装订厂承担。此项处分决定,对中央单位由
新闻出版署作出;对地方单位,由当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署作出。对被取缔的图书的处分,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不合格品图书须采取技术处理或改正后重印方可在市场上销售。如发现已定为不合格品的图书仍在市场上流通,要对出版社进行经济处罚,除没收该书所得外,还要根据情节轻重处以该书总码洋的20%以下罚款,上缴当地财政。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新闻出版署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1992年11月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分级管理暂行规定

海南省政府


海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分级管理暂行规定
海南省政府


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本省矿产资源开发(包括办矿和经营矿产资源开发业务,下同)的管理,明确省、市、县环境资源部门采矿登记管理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除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黄金、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特定矿产)应当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外,其他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核(批)、采矿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均由省各级环境资源部门办理。
第三条 省环境资源厅是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的主管部门,其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核(批)、采矿登记管理、颁发采矿许可证权限:
(一)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开办的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矿山企业,跨市、县的矿山企业及具备中型以上规模的各种所有制矿山企业;
(二)经地质部门详查或勘探,矿床规模为小型以上(含小型)的白银、宝石、铌钽等矿山企业;
(三)经地质部门详查或者勘探,矿床规模为中型以上(含中型)的砂钛矿、锆英石、独居石、铁、锰、铬、铜、铅锌、铝、钨、锡、钼、钴、煤、油页岩、优质石英砂、涂布高岭土、耐火粘土、磷、水晶、稀土、大理岩、硅灰石、石墨、重晶石、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等矿山企业;


(四)经地质部门详查或者勘探,矿床规模为大型的泥炭、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粘土、石英(玻璃)砂、高岭土、花岗岩、玄武岩、建筑用砂石、火山渣等矿山企业。
第四条 市、县环境资源局是市、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的主管部门,其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核(批)、采矿登记管理、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权限:
(一)开办小型以下(含小型)乡镇集体、私营、个体和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与外资矿山企业;
(二)开采零星、分散的宝石、铌钽及其他矿产的小型矿山企业;
(三)开采经地质部门勘查,矿床规模为小型以下(含小型)的砂钛矿、锆英石、独居石、铁、锰、铬钨、锡、铜、铅锌、铝、钼、钴、煤、油页岩、优质石英砂、涂布高岭土、耐火粘土、磷、水晶、稀土、大理岩、硅灰石、石墨、重晶石、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等矿山企业;
(四)开采经地质部门勘查,矿床规模为中型以下(含中型)的泥炭、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粘土、石英砂、高岭土、花岗岩、玄武岩、建筑用砂石、火山渣等矿山企业。
第五条 各级环境资源部门在审核(批)办矿,进行采矿登记、颁发许可证时,必须按照下列必备条件严格审核:
(一)有开采矿区范围内必要的地质矿产资料及相应的储量保证;
(二)有明确开采矿种、地点和矿界,同邻矿没有争议;
(三)有切实可行的开采设计方案及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拥有与建矿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人员、设备和技术;
(五)具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措施;
(六)执有与采矿有关的征地及财物赔偿等文件;
(七)有懂得采矿知识,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条例》等法规考核的企业法人代表或采矿当事人;
(八)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企业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业务的审核(批),只需要审核以上第(四)、(七)项。
第六条 本规定由省环境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 |煤(煤田) |原煤 亿吨 | >50 | 10-50 | <10 |
| |---------|---------|------|----------|------|
|1 |(煤矿区) |原煤 亿吨 | >10 | 5-10 | <5 |
| |---------|---------|------|----------|------|
| |(井田) |原煤 亿吨 | >2 | 0.5-2 | <0.5 |
|--|---------|---------|------|----------|------|
|2 |泥炭 | 万吨 |>1000 |100-1000 | <100 |
|--|---------|---------|------|----------|------|
|3 |石油 |原油 万吨 |>10000|1000-10000| <1000|
|--|---------|---------|------|----------|------|
|4 |天然气 |气量 亿米 |>1000 |100-1000 | <100 |
|--|---------|---------|------|----------|------|
|5 |油页岩 |矿石 亿吨 |>20 | 2-20 | <2 |
|--|---------|---------|------|----------|------|
|6 |铀 |U 吨 |>3000 |1000-3000 | <1000|
-------------------------------------------------

续表1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 |铁贫矿 |矿石 亿吨 | >1 | 0.1-1 | <0.1 |
|7 |---------|---------|------|----------|------|
| |富 矿 |矿石 亿吨 | >0.5 | 0.05-0.5 | <0.05|
|--|---------|---------|------|----------|------|
|8 |锰 |矿石 万吨 |>2000 |200-2000 | <200 |
|--|---------|---------|------|----------|------|
|9 |铬铁矿 |矿石 万吨 |>500 |100-500 | <100 |
|--|---------|---------|------|----------|------|
| |钛 金江石砂矿 |矿物 万吨 | >10 | 2-10 | <2 |
|10|---------|---------|------|----------|------|
| | 钛铁矿砂矿 |矿物 万吨 | >100 | 20-100 | <20 |
|--|---------|---------|------|----------|------|
|11|铜 |Cu 万吨 | >50 | 10-50 | <10 |
|--|---------|---------|------|----------|------|
|12|铅 |Pb 万吨 | >50 | 10-50 | <10 |
|--|---------|---------|------|----------|------|
|13|锌 |Zn 万吨 | >50 | 10-50 | <10 |
|--|---------|---------|------|----------|------|
|14|铝土矿 |矿石 万吨 |>2000 |500-2000 | <500 |
|--|---------|---------|------|----------|------|
|15|钴 |Co 万吨 | >2 | 0.2-2 | <0.2 |
|--|---------|---------|------|----------|------|
|16|钨 |Wo 万吨 | >5 | 1-5 | <1 |
|--|---------|---------|------|----------|------|
|17|锡 |Sn 万吨 | >4 | 0.5-4 | <0.5 |
|--|---------|---------|------|----------|------|
|18|钼 |Mo 万吨 | >10 | 1-10 | <1 |
|--|---------|---------|------|----------|------|
|19|银 |Ag 吨 |>1000 | 200-1000 | <200 |
|--|---------|---------|------|----------|------|
| |钽 原生矿 |Ta2o5 万吨 |>1000 | 500-1000 | <500 |
|20|---------|---------|------|----------|------|
| | 砂矿 |矿物 吨 |>500 | 100-500 | <100 |
-------------------------------------------------

续表2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 |铌 原生矿 |Nb2o5 万吨 |>10 | 1-10 | <1 |
|21|---------|---------|------|----------|------|
| | 砂矿 |矿物 吨 |>2000 | 500-2000 | <500 |
|--|---------|---------|------|----------|------|
|22|锆 锆英石 |矿物 万吨 |>20 | 5-20 | <5 |
-------------------------------------------------

续表3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 |稀土 砂矿 |独居石 吨 |>10000|1000-10000|<1000 |
| |---------|---------|------|----------|------|
| |原生矿 |TR2O5 万吨 | >50 | 5-50 | <5 |
|23|---------|---------|------|----------|------|
| |(风化壳矿床) |铈族稀土氧化物总 | | | |
| | |量 万吨 | >10 | 1-10 | <1 |
| |---------|---------|------|----------|------|
| |(风化壳矿床) |钇族稀土氧化物总 | | | |
| | |量 万吨 | >5 | 0.5-5 | <0.5 |
|--|---------|---------|------|----------|------|
| |石灰岩 熔剂灰岩 |矿石 亿吨 | >0.5 | 0.1-0.5 | <0.1 |
| |---------|---------|------|----------|------|
| | 水泥灰岩 |矿石 亿吨 | >0.8 | 0.15-0.8 | <0.15|
|24|---------|---------|------|----------|------|
| | 制碱灰岩 |矿石 亿吨 | >0.5 | 0.1-0.5 | <0.1 |
| |---------|---------|------|----------|------|
| | 电石灰岩 |矿石 亿吨 | >0.5 | 0.1-0.5 | <0.1 |
|--|---------|---------|------|----------|------|
|25|白云岩 |矿石 亿吨 | >0.5 | 0.1-0.5 | <0.1 |
|--|---------|---------|------|----------|------|
| |硅石 熔剂用硅石 |矿石 万吨 | >2000| 200-2000 | <200 |
|26|---------|---------|------|----------|------|
| |玻璃硅质原料 |矿石 万吨 | >1000| 200-1000 | <200 |
|--|---------|---------|------|----------|------|
|27|耐火粘土 |矿石 万吨 | >1000| 200-1000 | <200 |
|--|---------|---------|------|----------|------|
|28|萤石(不含伴生萤石)|CaF2 万吨 | >100 | 20-100 | <20 |
|--|---------|---------|------|----------|------|
|29|铸型用粘土 |矿石 万吨 | >1000| 200-1000 | <200 |
-------------------------------------------------

续表4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30|铸型用砂 |矿石 万吨 | >1000| 100-1000 | <100 |
|--|---------|---------|------|----------|------|
|31|硫铁矿 |矿石 万吨 | >1500| 200-1500 | <200 |
|--|---------|---------|------|----------|------|
|32|自然硫 |S 万吨 | >500 | 100-500 | <100 |
|--|---------|---------|------|----------|------|
|33|磷矿 |矿石 万吨 | >5000| 500-5000 | <500 |
|--|---------|---------|------|----------|------|
|34|钾长石 |矿物 万吨 | >100 | 10-100 | <10 |
|--|---------|---------|------|----------|------|
|35|含钾岩石 |矿石 亿吨 | >1 | 0.2-1 | <0.2 |
|--|---------|---------|------|----------|------|
|36|重晶石、毒重石 |矿石 万吨 |>1000 | 200-1000 | <200 |
-------------------------------------------------

续表5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37|砷 |As 万吨 | >5 | 0.5-5 | <0.5 |
|--|---------|---------|------|----------|------|
|38|云母 |工业原料云母 | >1000| 200-1000 | <200 |
| | | 吨 | | | |
|--|---------|---------|------|----------|------|
|39|压电水晶 |单晶 吨 | >2 | 0.2-2 | <0.2 |
|--|---------|---------|------|----------|------|
|40|熔炼石英 |矿物 吨 | >100 | 10-100 | <10 |
|--|---------|---------|------|----------|------|
|41|光学水晶 |矿物 吨 | >0.5 | 0.05-0.5 | <0.05|
|--|---------|---------|------|----------|------|
|42|工艺水晶 |矿物 吨 | >0.5 | 0.05-0.5 | <0.05|
|--|---------|---------|------|----------|------|
|43|冰洲石 |矿物 吨 | >1 | 0.1-1 | <0.1 |
|--|---------|---------|------|----------|------|
|44|光学萤石 |矿物 吨 | >1 | 0.1-1 | <0.1 |
|--|---------|---------|------|----------|------|
| |石墨 晶质 |矿物 万吨 | >100 | 20-100 | <20 |
|45|---------|---------|------|----------|------|
| |隐晶质 |矿石 万吨 | >1000| 100-1000 | <100 |
|--|---------|---------|------|----------|------|
|46|水泥混合材 |矿石 万吨 | >2000| 200-2000 | <200 |
|--|---------|---------|------|----------|------|
|47|水泥粘土质原料 |矿石 万吨 | >2000| 500-2000 | <500 |
|--|---------|---------|------|----------|------|
|48|高岭土 |粘土量 万吨 | >500 | 100-500 | <100 |
|--|---------|---------|------|----------|------|
|49|砖瓦粘土 |矿石 万吨 | >2000| 500-2000 | <500 |
-------------------------------------------------

续表6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50|膨润土 |矿石 万吨 | >5000| 500-5000 | <500 |
|--|---------|---------|------|----------|------|
|51|硅藻土 |矿石 万吨 | >1000| 200-1000 | <200 |
|--|---------|---------|------|----------|------|
|52|沸石 |矿石 万吨 | >5000| 500-5000 | <500 |
|--|---------|---------|------|----------|------|
|53|硅灰石 |矿物 万吨 | >100 | 20-100 | <20 |
|--|---------|---------|------|----------|------|
|54|铸石(辉绿岩、玄 |矿石 万吨 | >1000| 200-1000 | <200 |
| | 武岩) | | | | |
|--|---------|---------|------|----------|------|
|55|建筑大理岩 |矿石 万平方米 |>1000 | 200-1000 | <200 |
|--|---------|---------|------|----------|------|
|56|建筑石材、花岗 |矿石 万平方米 |>5000 |1000-5000 |<1000 |
| |石 | | | | |
-------------------------------------------------

续表7
--------------------------------------------------
|顺 | 矿种名称 | 储量单位 | 矿 床 规 模 |
|序 | | |-------------------------|
|号 | | | 大 型 | 中 型 | 小 型 |
|--|---------|---------|------|-----------|------|
|57|刚玉 |矿物 万吨 | >1 | 0.1-1 | <0.1 |
|--|---------|---------|------|-----------|------|
|58|供水水源地 |允许开采量 |>50000|10000-50000|<10000|
| | | (平方米/日) | | | |
|--|---------|---------|------|-----------|------|
|59|地热田 |发电能量(千 |>50000|10000-50000|<10000|
| | | 瓦) | | | |
--------------------------------------------------



1988年12月26日
对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所羁束的问题探讨

张朝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第(十)项是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所羁束的。在审判实践中,对如何正确理解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解释,实务界和理论界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诉讼标的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已有生效判决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处理,则除非经过审判监督程序,否则不能再针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因为,一事不再理是法律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要求,在一个裁判经法定程序撤销之前,其具有法律效力,法院不能再针对同一案件进行审理。这对当事人也同样具有拘束力。这里要注意“羁束”一词应严格理解,不能认为,只要与诉讼标的有关就是羁束,比如,民事判决中对于房产证作为证据加以采信并不意味着法院已对房管部门的发证行为作出确认合法的判决,故发证行为并未受到生效民事判决的羁束。[1] 这一观点,强调了民事判决将房产证作为证据采纳并不意味着法院已对该证作出确认合法的判决,也就是说房管局的发证行为并未受到生效民事判决的羁束,如果原告对于该发证行为不服,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
相类似的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在解决当事人因抵押合同的效力发生的纠纷时,要依赖于需要由行政审判庭管辖的行政机关抵押登记行为合法性问题的解决。如果当事人起诉时或者诉讼中未对涉及的行政争议提起行政诉讼的,由民事审判庭对民事诉讼及有关属于行政诉讼的问题一并管辖,不过,民事审判庭只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即:只要行政行为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内容合法,即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定案根据。其理论依据是:行政诉讼也应坚持“不告不理”的法律原则,行政诉讼只能由当事人提起,如果当事人没有提起行政诉讼,依法受理行政争议的行政审判庭不能主动立案受理和审理。因此,如果当事人起诉时或者诉讼中未对涉及的行政争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由民事审判庭对属于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的问题进行审查。由于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否定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程序只能是权力监督程序、行政监督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而非民事诉讼程序,故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功能,民事审判庭只能对属于民事审判附属问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形式上的审查。[3]
从理论上来分析,房屋权属登记行为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非经确认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其行为是一种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房屋权属登记基于民事行为、行政行为或者司法行为,无论基于那种行为,都是对产权归属关系的行政确认。因此,将权属登记视为民法调整的领域是大错特错,它实际上是行政法发展到今天的重要课题之一。按照正当程序原则,仅仅通过民事诉讼对主合同和从合同的效力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不足以否定抵押登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房地产权属登记涉及房地产开发、商品房买卖、贷款等民事法律行为,也涉及权属登记等具体行政行为,一些民事行为通过行政行为确认而产生羁束力。在审判实践中民事审判直接认定房地产抵押合同无效,其必然造成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不尊重,虽然司法权优于行政权,但是,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已经进行房地产抵押登记就推定抵押有效,如果想否定抵押登记的效力,就必须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来撤销抵押登记行为,而不能通过民事审判直接否定行政行为。[4]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已直接或间接地在先前的行政判决或民事判决中作出了确认,当事人对这个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这种情况即为“起诉标的为生效判决所羁束”。对于这种起诉人民法院是不能受理的。因为如果作出的判决与过去的判决是相同的,新提起的诉讼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作出的判决与过去的判决不一样,那法院内部对同一事实同一对象作出了相互矛盾的判决,在诉讼上也是不允许的。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就必须确定这样一个原则,只要起诉的标的为生效的判决所羁束,法院就不能受理;当事人如果对先前的判决有意见,只能通过再审程序撤销原来的判决,否则就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可能性。[5]
相类似的观点认为,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践,应当注意,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的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要防止分别作出判决而出现裁判冲突。近几年来,在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中,往往存在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的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分别审判实体内容相互冲突的情形,不仅有损司法裁判的严肃性,也影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对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如果发现同时存在基于同一事实而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本着此案的审理以彼案判决结果为依据的原则,确定审理的先后顺序;其次,如果民事案件已经作出判决,而且对行政案件的审理产生拘束力,应当中止或者终结行政案件的诉讼;第三,如果民事案件的裁判确有错误,应当通过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审判监督程序处理。[6]
第三种观点认为:《若干解释》第44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的“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既指为生效判决内容所羁束,也包括为生效判决的认定所羁束。当然在司法实践中,主要的问题是后者。从司法裁判的主体上看,无论是何种形式作出的裁判,都应当被视为法院作出裁判,具有约束力。因此,从理论上讲,法院的一个审判庭作出的生效裁判对本院其他审判庭有约束力。相对人对生效裁判所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应当受理。当然从司法程序的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的确,在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诉讼中,法院往往仅将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证据审查,而且这种审查缺乏行政机关参加的对抗辩论程序,可能导致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认定。民事或者刑事生效裁判一般只能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无权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若相对人认为民事或者刑事裁判认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错误,相对人又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于是,这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个被生效裁判错误认定为合法但无法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因为我国司法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法院进行司法解释时需要作必要的衡量。司法解释首先应当符合法学的基本原理,至于制度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制度来解决问题。对于该项规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制度来解决。
上述论及的是诉讼标的为同一法院生效裁判所羁束的问题。对于不同法院所作的判决,则应当作不同的处理。这是《若干解释》未涉及的问题。从该项规定的文字表述上理解,生效判决包括所有法院的生效判决。诉讼标的为上级法院生效判决效力私所羁束的,对于当事人的起诉,法院不应当受理。但诉讼标的为下级法院生效判决所羁束的,上级法院则应当有权受理。这在法院司法权等级理论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至于诉讼标的为其他非上下级关系法院生效裁判所羁束的,法院也可以受理。[7]
以上是三种不同的理解,笔者偏向第一种观点。民事判决中对于房产证(包括产权证、他项权证等)作为证据加以采信并不意味着法院已对房管部门的登记、抵押登记发证行为作出确认合法的判决。可以通过行政审判,审查房地产登记、抵押登记发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行政判决,行政判决的结果可以作为是否对民事判决提起再审的依据。若因行政判决确认发证行政行为不合法,需要对民事判决作出改判,也并不意味着原来的民事判决为错案。
事实上,根据《若干解释》第44条规定,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的,法院不予受理。但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执行该规定时有些困惑。如原告与被告因民事争议诉讼到民事审判庭,双方争议涉及房产、土地登记行为。民事判决是不审查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反,其作出判决的依据往往是以被告颁发的土地证和房产证作为定案依据的。按照《若干解释》的规定,如果民事判决根据被告的登记行为作出后,原告再诉被告房产、土地登记行为,法院是不予受理的。但是,被诉的房产、土地登记行为的合法性确实未经法院审查,如果原告认为权益受到侵害,法院又不受理,原告就没有救济途径了。[8]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曾建议对上述现实问题予以研究,并作出可行性规定。 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有可行性的规定出台,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否需要象解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诉性问题一样,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批复。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写的(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释义一书第89页。
[2]、王振宇撰稿,赵大光、蔡小雪审稿,江必新审定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讲座(二)、第八讲第一审裁判(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2001年第1辑总第2辑第166页)。
[3]、段小京,《行政诉讼的附属问题及其管辖研究》(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005年第1集总第13集第025页)。
[4]、王达:《房屋所有权、抵押权登记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5]、江必新著(金城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行政诉讼司法解释解读》一书第174页;江必新在《若干解释》疑难问题探讨一文(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2001年第1辑总第2辑第103页);蔡小雪、段小京撰稿,赵大光、蔡小雪审稿,江必新审定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讲座(一)、第六讲起诉与受理一文(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2000年第1辑总第1辑第266页)。

[6]、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王秀红2003年10月21日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实贯彻司法为民思想努力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2003年第4集总第8集第27页)。
[7]、甘文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一版《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问题》一书第126页。

[8]、《行政审判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浙江、江苏、上海、山东行政审判工作调查报告》一文(见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2002年第1辑总第4辑第242、255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