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运输费用扣除率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8:31:13  浏览:89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运输费用扣除率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运输费用扣除率的通知
财税[1998]114号

1998-06-1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应税货物支付的运输费用的扣除率由10%降低为7%。凡1998年7月1日以后申报抵扣的运输费用进项税额,不论运输发票何时开具、其所注明的运输费用是否已经支付,均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二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鞍山市清真食品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


鞍山市清真食品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6月7日鞍山市人民政府第2号令发布,经1998年4月20日鞍山市人民政府第79号令《鞍山市人民政府规章修正案》修正)


  第一条 为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尊重回族群众(包括居住本市的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众,以下简称回族)的风俗习惯,适应改革开放要求,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工、制作、储运、销售清真食品必须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清真食品包括:清真糕点、清真糖果、清真膳食及风味小吃、清真牛、羊、家禽及制成品等。



  第三条 清真食品行业的经营者必须是回族。



  第四条 清真食品行业的回族职工比例应占有80%以上,厨师、保管员、采购员等关键性工作,必须由回族职工担任。



  第五条 清真食品行业的非禁猪民族职工,应切实尊重回族的生活习惯,严禁任何违背民族习惯的言行。



  第六条 申请从事清真食品行业的经营者,须持有经市(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审查同意领取的清真食品经营合格证;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七条 清真食品行业使用的畜、禽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禁猪民族习俗及有关政策管理,其生产企业应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所需的工具、容器、衡器、台案、库房、车辆等必须专营专用,严禁混放混用。



  第八条 储藏清真食品的冷库和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车间、商店及柜台应有明显的“清真”标志。商店所经销的清真食品,必须是“清真”厂家生产的。

  酒家、酒店、酒馆、咖啡馆(厅)和生产酒类的企业,名称不得冠以“清真”字样。



  第九条 经营清真食品的饮食店、摊亭的牌匾颜色,一律用兰牌白字、白牌兰字或绿牌白字,牌匾上还要注明“清真”或“回族”字样。

  清真饭店应对外明显标明“外菜莫入”字样。



  第十条 清真食品行业的经营者申请歇业,除按有关规定办理歇业手续外,所持有的清真食品经营合格证交回原制发单位,严禁将其转让、倒卖或私自销毁。



  第十一条 各级民委(区民政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定期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可处以200-1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民族工作的部门提请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第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鞍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设部关于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中几个涉及政策性问题的原则意见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中几个涉及政策性问题的原则意见

1989年11月1日,建设部

一、公有房屋登记发证有关产权确认
1.凡产权来源清楚,无产权纠纷,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但证件不全,又无法查找的房产,经调查属实,由申请单位书面具结保证,县级以上(含县级)主管机关证明情况属实,房地产登记机关认可后,可予登记。
2.由于单位合并、分立、撤销等原因,房屋产权归属已经按政策规定作过处理的,按当时的处理结果确认产权,予以登记。产权归属不明的,由县级以上主管机关出具证明,经审查核实,确认无产权纠纷后,由现房屋管理单位登记;产权有纠纷的,由其主管部门裁定;经房地产管理机关认可后,予以登记。
3.对单位之间合建的房屋,按双方建房时的协议或按投资比例双方协商划分产权后予以登记,也可由双方议定产权占有比例,作为共有房产登记。
4.对统建开发小区的商业、服务业、锅炉房、人防,或其它公用房屋,登记确认产权的原则是:(1)各省市已有文件规定的,按文件规定办理;(2)没有文件规定的,由投资建房单位登记;(3)投资建房单位不登记的,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统一登记。(4)由各级财政部门投资兴建作为地方政府资产的,也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统一登记。
5.现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管理的单位统建或购买的房屋,按当时政府的文件规定或单位与房地产管理机关协议议定的有关权属意见办理。
6.过去由地方政府、房地产管理机关调拨给单位免租使用的拨用房产,由当地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其中,如有单位新建、扩建、加建的,凡不属于整幢、整门不能划分产权的,一般应无偿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如当地政府另有规定者,可按规定办理。
二、宗教房产登记有关产权确认
1.宗教团体的教学、寺院、庵堂、宫观及其他房屋,不论自用、出租(包括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包(经)租),出借、被占用和按中央、国务院政策规定应退还的均由宗教团体登记。尚未发还产权的暂缓登记。
原外国教会房产,按中央、国务院政策规定解放后已转移为中国教会所有,其产权由宗教团体登记。
2.解放以来,按照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由政府接管、接办的原教会办的学校、医院、慈善事业的房产产权归接管后的单位登记。
3.宗教团体房屋经规划部门批准拆除后重建的房屋,原房已给宗教团体作了补偿的,重建房屋归建房单位。凡未作补偿的暂缓登记。
4.宗教团体的房屋产权证件不全的,由宗教团体书面说明产权情况,由主管机关证明,经调查属实,产权无纠纷的,可由有关宗教团体登记。
5.信徒个人购建的带有家庙性质的小寺庵,主要用于自住和修行,不作为社会宗教活动的,其房屋产权仍属个人所有。
三、历史上遗留的“借地(或租地)建房不拆屋”的房产,凡过去已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作过产权处理的,按处理结果登记;未作过处理的,其契约内容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按契约规定予以登记。
四、关于会馆、祠堂、善堂、书院,行帮等房产,已按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的规定接管的,由原接管单位登记。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